说了这么多,究竟如何识势呢?首先,你需要依托历史,从之前的发生中寻找端倪,在过往事例中寻找共同点,从而预测事态发展的走向;其次,你需要依托现实,将“过去式”、“进行时”、“可实现”以及“概念化”层层剥离,选取“可实现”作为超越点,却不至跌入空想的境地;再次,你需要依托环境,密切关注所处环境中政策的方向、同行业产品变更的方向目标人群承受能力及其需求的走向;最后你需要将所有因素解体重构,其所得出的结论,即可无限接近“势”的真相。
顺势者,借势为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假于物”,便是借势最浅显的实例。于千里者,舆马为势;于江河者,舟楫为势。
所谓借势,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借助已有成功者所打造的基石或平台来发展壮大自己。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是借皇帝之势、借汉祚400年之势以成霸业;朱明王朝,便是借驱除胡虏之势以复汉室江山;雷布斯的小米帝国,便是借苹果之势及互联网之势以创造国内移动终端神话。
许多创业者,创业初期自信爆棚,创业期间自信骤减,创业完毕一蹶不振,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都在于这些自信爆棚的创业者们不愿甚至于不屑借势,反而自以为凭一己之力足以逆转大势。须知市场很难接受新事物,人们很难改变原有认知,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模式通常由比较开始。就如最初的手机,并没有提出类似“高科技移动终端”的概念,而是使用了“移动电话”这一更易被人接受的称谓,因为后者给人的联想基于传统电话,且与传统电话无法随身携带这一劣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白了就是借助有线电话所积蓄的“势”促成了自身领域的急速发展。
借势的关键,在于你所依托的“势”与你本身并无太大关联,所以才需要人为地制造关联甚至于联想。加多宝的逆袭便是“借势”的经典案例。从品牌来讲,加多宝与王老吉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官司一出,所有人都了解了两个品牌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怕上火喝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场争端,加多宝成功借取了王老吉所造的势,瞬间甩开其他凉茶品牌好几条街,成为唯一能与王老吉争雄的凉茶品牌。
关于“势”的作用,有些人会质疑,若是抛开了你一直强调的这些行业,是不是就不能成立了呢?我要说,“势”,不分行业也同样不分品类。电竞行业够冷门了吧,同样离不开“势”!纵观当下流行网游,英雄联盟借势于dota,dota借势于魔兽争霸,魔兽世界借势于魔兽争霸、CF借势于CS等等等等。而不曾借势的呢——狂做广告、狂请代言、庸庸碌碌、于事无补。
乘势者,势为己用。
乘势,是借势更高层次的体现,乘势者善于借势,不拘泥于借势,更善于识大势以驭之。
借势是对于已有之势的利用,而乘势则是对于即来大势的把控。善借势者极易形成飞跃,不断追赶“第一”甚至形成威胁;而乘势者则多半就是那个“第一”。简而言之,借势是依托别人提升自身,乘势则是依托趋势成就自身。
上文曾提到,小米是出色的借势者,借苹果之势大展拳脚。现在我们知道,苹果则是出色的乘势者,它们提前嗅到了手机行业的即来之势并加以利用,从而秒杀诺基亚,成就了手机行业的霸主地位。
历史上,乘势的先例不胜枚举,大到社会形式的更替,小到春作秋收的日常,无一不是乘势。孔明借东风,是乘天势坐收破曹奇功;白起血战长平,是乘地势助秦皇一统天下,刘邦剿除暴秦,则是乘人势独揽天下战果。
而在商界,乘势的实例也同样不计其数。微软甩开IBM转而侧重软件研发、安卓甩开塞班转而研究智能系统、小肥羊甩开传统火锅致力于火锅连锁、特斯拉甩开其他品牌专注于电动车的制造等等等等,无一不是乘势的经典范例。
我们说过,乘势,源于对大势的精准把控,乘晚了便至多只能是借势,乘早了则只能是镜花水月。势如时间,从来不因个人的意念而改变步伐,趋势还未来,你便急急将它摆上台面,一者水平不足能力有限,难以达到所需条件,势必造成成本飙升、投入透支的窘境甚至根本无法实现的尴尬,你所领先的势,便无奈变成所谓“概念产品”甚至噱头;二者受众需求不够甚至根本没需求,则难免有价无市的悲哀境地。
真正的乘势,是恰到好处、是与趋势融为一体的和谐,不光能促使品牌飞跃性发展,更能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进程。
孙子有云:胜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于战于商,势的作用不亚于日月之于五谷。识势、借势、乘势,则大事成矣,轻势、慢势、跃势,则万事休矣。我想,为商者若能以势为基,识势、借势、乘势,那么品牌的飞跃之路将变为坦途,而行业的进步也同样指日可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