鰹魚(正鰹、巴鰹、圓花鰹、扁花鰹)

鰹魚(正鰹、巴鰹、圓花鰹、扁花鰹)

品嚐日本料理、印度料理、東南亞料理等各種文化菜餚時,每一種飲食文化獨特的味道,讓我們很容易就能辨識出風味的差別,這也是為什麼同樣都是運用雞蛋做成蒸蛋,茶碗蒸和臺式蒸蛋的味道不同,其關鍵在於調味。

日式料理的靈魂食材:柴魚、昆布、香菇

相較於臺式料理以醬油為基底,日式料理則以高湯「だし(發音為dashi)」為核心,形塑出日本料理共有的獨特味道「うまみ(發音為umami)」,翻譯成中文稱為「鮮味」或稱「旨味」。而烹煮高湯最重要的三大食材為「柴魚、昆布、香菇」,其中柴魚大部分是由鰹魚加工製成,因此柴魚在日文裡稱為「鰹節」,由此可見「鰹魚」在日本料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註01]

洋流帶來的禮物──鰹魚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食用鰹魚的文化,每年春天鰹魚都會順著黑潮洋流成群洄游經過日本附近的海域,提供沿海地區的人們豐富的食物來源;由於鰹魚肉容易腐敗,為了保存魚肉,逐漸發展出煙燻及日曬等加工方法,魚肉經過反覆燻乾、曬乾後,因為失去水分而變得非常堅硬,呈現咖啡色的模樣就像木柴一般,因此中文稱為「柴魚」。

日式料理中無所不在的柴魚片

柴魚削成薄片或粉狀之後才能熬煮成高湯,作為茶碗蒸、烏龍麵、拉麵、關東煮、火鍋及燉煮等各式料理的基底調味。除此之外,大阪燒、章魚燒或冷豆腐也會撒上柴魚片調味,市面上常見已削好的柴魚片或柴魚粉商品,買回家即可利用,有些廚師講究柴魚最新鮮的風味,會用削柴魚片的專用器具,在料理時自己削柴魚片。

柴魚等級比一比

在日本,柴魚製品還會依據美味程度,以日文標示「荒節」、「枯節」及「本枯節」,「本枯節」比較美味、價錢也最貴,其反覆發酵及日曬的次數最多、熟成時間也最長,做出來的柴魚水分最少,熬煮成高湯的味道也最甘甜;枯節次之,而荒節只有燻烤而已,沒有經過發酵,因此風味最清淡。

相关推荐

怎么学会认识吉他书籍呢
365bet官方投注

怎么学会认识吉他书籍呢

🪐 09-28 👁️ 9533
刪除Word中的頁面:移除空白或不需要的頁面
beat365中国

刪除Word中的頁面:移除空白或不需要的頁面

🪐 10-18 👁️ 5379
飞雕开关插座怎么样?真实测评+避坑指南
365bet官方投注

飞雕开关插座怎么样?真实测评+避坑指南

🪐 10-15 👁️ 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