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把科学带回家 ,作者万物
把科学带回家.
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
你有没有看过照片中微笑的你
自己是不是总觉得
有点……怪怪的?
对比别人拍照笑起来那么好看!
而自己,要么笑不出来
要么笑起来很假
要么笑成村口的傻狍子
……
别人的笑
▼
自己的笑
▼
为什么一拍照
我们就不会“笑”了呢?
杜兴微笑
早在十九世纪,法国神经学家纪尧姆·杜兴(Guillaume Duchenne)就研究了这个问题。
19世纪,杜兴在治疗一个因为肌营养不良导致面部表情丧失的病人时,发现用电刺激面部的相关肌肉收缩能够产生特定的表情。比如刺激眼角与额骨附近的肌肉运动组合,便使病人产生了微笑的表情,此后这被称做“杜兴微笑”。
杜兴发现:当我们产生真诚的微笑时候,脸上颧骨大肌和眼轮匝肌起了重要作用。
真诚的微笑由这两块肌肉牵拉
颧骨大肌位于脸颊,它会在你微笑的时候将你的嘴角往上拉。而眼轮匝肌则是眼周的肌肉,它会让你在笑的时候眯起眼睛,挤出眼角的鱼尾纹。
这样真诚的微笑也被人称为“杜兴微笑”,它的重点就在于微笑时,不只是嘴角,眼睛也会动起来。而我们拍照的时,往往只有嘴角的上扬,看起来就会有点怪怪的。
真诚的笑(左图)和假笑(右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再看一遍这张图
是不是发现他们眼睛都没有笑
眼睛是真笑的关键
眼睛是真笑的关键
这一点也被AI识别了出来
2019年,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用AI识别一个人是真笑还是假笑。它们使用一种算法来测量人们微笑时眼睛、脸颊和嘴角的变化,将收集到的真笑和假笑做了对比。
结果发现:真笑和假笑时,每个地方的肌肉收缩差异都很大。而最明显的还是眼睛周围的肌肉。
真笑时,眼部周围的肌肉运动要比假笑多10%。
而导致真笑和假笑不同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我们的情绪。毕竟露出杜兴微笑的我们,大多数都是真快乐和好心情,这会激活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的区域。
研究发现:当你假笑时,大脑左侧活动的通路和真笑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大脑的不同活动,也就导致了不同的肌肉活动,进而产生了不同的面部表情。
真笑和假笑时,大脑左侧的区域活动(深色)明显不同
当你拍照时,说“茄子”或者“cheese”可能只是帮你调动了肌肉运动,但真诚的杜兴微笑可能更为复杂,想要在相机前真笑,最简单的方法可能就是想点儿开心的事情,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
发自内心的笑容也很容易感染人,嘿嘿嘿
人要怎么学会“假笑”
之前很多年来,大家都声称在照片中露出“杜兴微笑”,也许是一种天赋,假笑也笑得好看似乎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技能。不过,这几年的研究似乎反驳了这一观点:只要稍加练习,就算是假笑,你也可以看起来好看和真诚。
这项研究中,就算参与者听到了不那么高兴的消息,但还是有24%的人能够露出“杜兴微笑”(发自内心露出杜兴微笑的比例是31%)。
并且,当研究者让这些人模仿杜兴微笑的时候,有71%的人都成功了。
假笑和真笑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内在机制。
假笑和所有有意识的肌肉运动一样,受到大脑运动皮质的控制。而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别控制右半侧和左半侧身体,如果一个人大脑右半球的运动皮质受到损伤,左半侧身体的运动受到影响,那么当ta想要假笑的时候,ta可能很难露出一个对称的笑容;但是,当ta发自内心地想要微笑的时候,ta仍然能露出自然的笑容——比如下图左侧这位。
而真诚的微笑主要由边缘系统触发,这是藏在大脑深处的一个区域,和情绪有密切的关系。边缘系统受损会令人真·笑不出来,这样的病人可能只会假笑,却再也无法自然流露出真诚的笑容,比如下图右侧这位。
许多人偶尔会为了礼貌露出假笑,服务行业往往要求从业者保持微笑,社会学家 Arlie Hochschild 称之为“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
Hochschild 指出:
收银员、乘务员等职业需要时刻保持表情和言行的礼貌,表达出热情、友好的态度,无论他们此刻真实的情绪如何。
因此,对于那些假笑也能笑得好看的人说,他们会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露出的表情,在生活中常常练习做出“假笑”。也就是说,只要有意识地练习,我们也可以在照片里笑得更自然。
但如果心情不好,可能再怎么笑也不像真的。另一项研究就发现,当一个人情绪很差或者压力很大时,也是很难伪装出“杜兴微笑”的。
假笑教学
总而言之
当你快乐时
笑容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学会假装杜兴微笑
只是能在照片里显得更真诚
经常牵强地微笑
可能会产生情绪疲劳
所以不高兴的时候也没必要假装微笑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资料来源:把科学带回家、壹读、爱上轻摄影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分享
点点赞
原标题:《世纪难题!为什么一拍照我就不会笑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