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智商下降,会对投资和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每当我看到人们越来越痴迷于刷短视频、小红书、打游戏,被困在算法里。我总是会去想,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会给投资带来什么...

群体智商下降,会对投资和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每当我看到人们越来越痴迷于刷短视频、小红书、打游戏,被困在算法里。我总是会去想,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会给投资带来什么...

来源:雪球App,作者: 零城逆影,(https://xueqiu.com/9290769077/340400031)

每当我看到人们越来越痴迷于刷短视频、小红书、打游戏,被困在算法里。我总是会去想,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会给投资带来什么样的风险(或机会)?

但我总是没想明白

直到我最近看到了Labubu的火爆,我才算是有点搞明白了。

把Labubu解释为满足情绪价值,我是不认可的,我家这些娃娃,咱就不说哪个比Labubu好看,她们哪个不能满足情绪价值?

好多人拿Labubu和贵州茅台对比,我觉得更不是一回事。贵州茅台或者说高端白酒,相比之下反而代表了一种『理性选择』。因为买的人是为了“向上社交”或“追求进步”或商业目的。

但Labubu几乎完全是智商税——不是用来送人的,是用来挂在包上或发社交媒体的炫耀消费。

电视普及后,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警告,媒介的变迁改变了人的行为模式。

手机、短视频、算法等媒介的出现,无疑进一步对人类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虽然《乌合之众》认为,集体的智商本来就不高。但似乎,继续下降的空间还不小。

目前已经有繁多的科学研究证明,长时间的玩手机、刷视频,会造成智商下降、记忆力下降、社交能力下降。这里我随手搜了一些研究:

2020年,两项研究发现,频繁进行媒体多任务会损害青壮年人的记忆力,表现为注意力分散、遗忘增加。在电脑和手机之间多线作业会加剧暂时性记忆抑制。

2018年一项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7小时的9-10岁儿童的大脑会出现可见萎缩。马斯克直言:短视频算法会吃掉孩子的大脑。

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统计显示,在社交媒体使用时间高于3小时的青少年中,抑郁症发病率比平均水平高出35%。

斯坦福团队的发现,连续刷45分钟短视频,大脑处理复杂问题的P300脑波振幅直降52%。

现在,短视频APP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了,手机和游戏更是出现了很久。虽然说互联网和AI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人类的智商。

但考虑到大部分人的日常APP使用频率和时长,可以说,近些年来,人类整体智商应该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所以“脑腐”才会被评为2024牛津年度词汇(该词最早出现在《瓦尔登湖》中,用来描述在大量消费无意义娱乐内容后的一种精神疲劳或智力下降的状态)。

更令人担忧的事,人类整体智商,可能还有不小的下降空间。

这会对世界和投资带来什么影响?拍脑袋随便推理一下,欢迎拍砖

一、对世界带来什么影响?1、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加剧动乱首先,毫无疑问,集体智商下降会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越受教育、越自律的人,越有机会创造更多财富,其他人则沦为算法的奴役。

普通人如果能维持『打工人-消费者』的模式,已经算好了。如果今后被机器人替代掉,那更是毫无价值,徒增社会动乱。

原先国民素质整体较高的国家,可能会在较好的教育下,进一步延续优势,南方国家逆袭的难度在加大。

长期更看好发达市场而不是新兴市场。

2、人群对立,逆全球化继续不仅是币智商下降。算法让人的观点变得更极端,人以群分,真实社交减少,人们相互包容减少,各类人群的分歧上升,民粹主义上升,逆全球化进一步加剧。

各类资产的波动都会加大,避险需求持续上升,看好避险资产(比如黄金)。

逆全球化以来表现好的大类资产,后续可能会持续表现好。

假设以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作为逆全球化起点(当年11月特朗普当选),以下是各类资产的表现(截至2025-6-25)

3、反智行为越来越多,大部分人需要交智商税这些年我们总会看到各种反智行为,比如米汤替代奶粉、说胡适是反动派汉奸、抵制农夫山泉、看50遍哪吒等。以后这种事估计还会更多。

在消费方面,被社交媒体、消费主义和算法奴役的普罗大众,必须支付比过去更多的智商税。

比如,排队去小红书推荐的“网红”景点打卡、喝奶茶上瘾、吃不健康的外卖、买流行的盲盒、变本加厉的追求精致和漂亮等。

看似每个人都是分散、独立做出决策,其实都被过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驱使。

社交媒体和各路KOL则是消费主义的帮凶,引领所谓的流行。

4、生育率持续下降生活这么艰难,干嘛要生孩子?

人生中好玩的事情那么多,干嘛要生孩子?

婚姻那么难维持,干嘛要生孩子?

养育成本那么高,干嘛要生孩子?

做大蛋糕的时代结束,进入分蛋糕的时代,既得利益者不会放弃手中利益,资源会沿着血缘传递下去,尤其是生物工程的加持,优势可能愈发明显。

普通人则以不生孩子作为抵抗。

看好有牌照垄断的公司,不看好依赖人口增长的行业,比如地产、母婴、教育、家装等

《娱乐至死》:符号环境中的变化和自然环境中的变化一样,开始都是缓慢地累积,然后突然达到了物理学家所说的临界点。

一条被逐渐污染的河流会突然变得有毒,大多数鱼类都灭绝了,游泳成为一种危险。但即使是这样,这条河看上去还是正常的,人们还可以在上面划船。换句话说,即使河里的生命都已经死亡,这条河还是存在的,它的用途也还没有消失,但它的价值大大降低了,并且它恶劣的条件对于周围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的符号环境也是一样的情况。我相信,我们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临界点。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

二、对投资造成什么影响?1、情绪变化加大,造成各类资产的波动率加大群体智商下降,意味着动物属性上升,也就是说,人的情绪变化和波动范围也会加大。

同时,在算法的驱使下,人类行为的趋同也可能上升。

这就使得市场的波动会上升,风险对冲变得更加重要,以后要更加注重多资产配置,单吊权益资产的难度加大。

2、看好量化和小微盘市场越是波动大,贫富差距越大,来股市幻想暴富的韭菜越多。

看好量化,无情的韭菜收割机。

看好小微盘,因为割韭菜的投资机会生生不息。

3、看好各种可以持续收智商税的消费品看好哪些智商税高、容易收智商税的行业,比如潮玩、游戏、美容等。这些行业本质都是满足了人类的动物性。

但是潮流变化会很快,游戏和美容相对稳定些?

4、看好海外互联网巨头目前海外这些互联网巨头基本上都拥有垄断权,且有强大的并购能力,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

掌握了ChatGPT、脸书、抖音、推特等产品的科技公司,今后对世界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美国总统,他们的老板可以通过算法+AI操纵舆论、操纵普通人,这远比派人去游说政府更有效。

这些人会慢慢成为社会顶层人,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医药公司也不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对手。

结语:本文可能有点偏悲观,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我确实没想到太多可以乐观的角度,希望大家补充补充。

最后对自己说几句吧:多读书、多看文字、多看正规媒体、少看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尽量别让孩子接触这些,生活环境会越来越重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 $诺安多策略混合A(F320016)$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相关推荐

被朋友骗了钱该怎么办?
365bet官方投注

被朋友骗了钱该怎么办?

🪐 07-30 👁️ 6581
合并领克之后,极氪股价为什么跌了?
365bet官方投注

合并领克之后,极氪股价为什么跌了?

🪐 07-10 👁️ 5431
美人鱼是不是真的存在,海底真正美人鱼的照片曝光